這是文章頭部
這個世界上普通人有很多,
對于“天才”很多人都是只聽過沒看見過
,就是在清華、北大這樣的頂尖名校中也鮮少有學生能被稱為“天才”,韋東奕卻擔得起這個稱呼。
這一年來北大的紅人非“韋東奕”莫屬,手拿饅頭和礦泉水的十幾秒采訪讓他在網(wǎng)絡上爆火,外貌平平甚至有一點怪異,卻有個很反差的北大助教身份,
人們又給他起了一個“掃地僧”稱呼。
可韋神令人意外的地方也何至于他北大助教的身份,
能被稱為“神”是有道理的。
韋神又來降維打擊了,一人搞定為難6人博士團隊4個月的難題
韋神走紅后經(jīng)常能看到北大學生偶遇時拍的一些照片和視頻,韋神天才外表下的樸素一次次刷新大家的認知,
這次韋神又上熱搜了,網(wǎng)友感慨這真是降維打擊!
韋神雖然不玩互聯(lián)網(wǎng),網(wǎng)上卻到處都流傳著他的傳說,有一位網(wǎng)友爆料6個博士的團隊被一個數(shù)學難題困擾,
四個多月還沒完全解決
,他們總結應該是對維娜斯托克斯方程處理的有問題,
于是團隊中的一位博士想到了韋神。
這位博士拖北大的同學找到韋神,
希望韋神幫著看看,沒想到?jīng)]幾天韋神就幫他們解決了問題
,他一個人就搞定了困擾整個團隊4個多月的問題,不僅讓網(wǎng)友感嘆真是超神了。
幫了這么大的忙整個團隊想用金錢感謝他,韋神卻說:
太簡單了,沒必要要錢。
最后給韋神充了市政交通一卡通,誰看了這個故事不說一句“韋神真牛!”
說實話以筆者的水平根本看不懂他們在解決什么問題,
但不影響筆者大受震撼,
原來人和神的差距有這么大!
韋東奕為什么能被稱為“神”?越了解他的經(jīng)歷就越震撼
與大家的震驚不同,北大數(shù)學院院長對此事卻表示很平常:
別人做不出來,韋東奕能做出來是很平常的事情。
深入了解韋東奕的成神過程就會理解為何會這么說。
網(wǎng)傳韋神的智商有160+,你以為這只是一個數(shù)字?那就大錯特錯了,韋神從小學就開始展露出數(shù)學天賦,
其父親就是數(shù)學教授
,也給他提供了接觸數(shù)學的機會,不過遺憾的是韋神的父親前幾年已經(jīng)去世了。
初中韋神進入了奧數(shù)訓練隊,高一就進入了國家集訓隊,
國家集訓隊的題目難度是普通人無法想象的
,要經(jīng)歷八場大考,每次4小時、3道題,共24道題。
同時參加集訓的學生經(jīng)常4小時只能完成1-2道題,而韋神卻
創(chuàng)下了一共完成23道半的記錄。
這樣的天才怎能被埋沒,高一的時候他就為國出戰(zhàn),
在第49和50屆國際數(shù)學奧林匹克競賽中連續(xù)兩年拿下了滿分
,從此封神,至今還是國家隊唯一一個在這個競賽上拿過滿分的人。
進入北大后他依舊是受人膜拜的大神,
大學期間參加邱賽拿到了四項金獎,一共才五項
,邱賽考綱不僅難度高,一共有58本書,相當于清北數(shù)學系教材的3倍,要多聰明才能吃透這么多書!
北大數(shù)學考試讓學生遇到不會的題是去問韋神,如果韋神也不會別人就也不可能會了,
這是多么高的認可。
人們喜歡造神也喜歡毀神,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打擾他
韋神大學期間年年拿獎學金,任教期間一直在做研究,每年拿到的獎金也有幾十上百萬,
在北大這樣的高校任教待遇絕對不會差
,但是我們能看到他卻總是穿著樸素的衣服,
走到哪里都帶著在學校自己接大桶水
,他覺得這樣環(huán)保。
別人給他買了保溫杯他舍不得用,日常就是饅頭配咸菜,
他不吃肉不殺生,不看電視沒有微信
,日常就喜歡看書或者冥想。
有人總想去找到他的缺點證明天才也不過如此,可每次都會有他身邊的同學以及學生為他解釋,
他雖被奉為“神”卻謙虛可愛
,生活完全能自理,不發(fā)脾氣不撒謊,
永遠以真誠待人。
面對別人的夸獎總是以“
我也沒那么厲害啦
”做回應,他的內心世界應該是豐富的,同時也是極度純粹的,普通人沒法理解也很正常。
這個時代不缺網(wǎng)紅明星,
缺的正是向韋神這樣能一心做科研的人才
,我們應該為擁有這樣的人才而感到幸運。
人們喜歡造神也喜歡毀神,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打擾他,
給他一個安靜的環(huán)境讓他潛心科研
,相信他一定能創(chuàng)造一個又一個奇跡。
今日話題:你對韋神這樣的天才是什么看法?
這是文章尾部